实验室可按各公用事业公司自己的智能电网设计进行测试,评价现实中运行的案例,我们期待实验室在智能电网部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为近十年来,煤炭的系统也好,煤炭企业的发展、煤炭事业的发展,按照经济规律,像去年大家所谓的暴利局面不会长久,理性地回归盈利是企业的主体,暴利不是可持续的。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地发展,煤炭的竞争光靠煤炭本身,就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大家的思维在逐步改变。
要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化的煤炭企业,就必须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所以说企业要正常盈利,即使微利也是在理性回归。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同煤将力争完成2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使煤炭就地转化7000万到1亿吨。进入微利时代的煤企该何去何从?煤炭行业下一个十年路在何方?煤炭行业的竞争光靠煤炭本身,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了。在十一五这五年间,同煤集团在多元发展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还有煤基五大产业,其他的像旅游、房地产、文化产业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规模。
在十一五初就提出了多元发展、循环经济的概念和调整结构的做法。他指出,大规模矿井群、煤电一体化运作、循环经济园区是同煤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我认为现在工艺上基本过关了,设备方面还要不断改进,以后还会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另外一个影响成本的因素是税收。据悉,沙索在北京的办事处已经撤销。4吨煤的价格为1800元左右,而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卖出的成品油价格高达7000-8000元,最高的时候到过9000元。岳国介绍说,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水源地位于100公里外,需要从沙漠里铺设专用管道引入厂区,成本高昂。
同时,神华西北油化品销售公司在包头落地。但无论是能源决策层、市场人士还是媒体,大家的问题如出一辙煤制油的经济性。
当时就连国内一些知名的专家也说我们无法正常开车。采访中,神华煤制油公司也表示,扩容是一定的,鄂尔多斯的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第一期的土地和各种手续早已审批通过。况且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的投入太大,本来是为了节能减排,把二氧化碳埋存起来,但是要打压到几公里深处,反而消耗了更多能量,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国外的设备费用太高,一个阀门100多万元,甚至更多,而且无法照搬,再加上改造费用就不止100万元了。
水权置换,就是工业企业为了取得用水指标,投资在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的某一灌区内,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将该灌区节约下的用水指标置换到工业项目上曾经和神华有过合作的一位煤制油专家告诉记者:神华说是自主研发,但与其说是研发技术,不如说是挖技术人员,从国内一些研究煤制油的科研院所挖了一些专家过去,这些专家是带着他们的科研技术过去的,所以对于神华来说并非从零起步。如果按照4吨煤生产1吨油的比例计算。岳国介绍说,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水源地位于100公里外,需要从沙漠里铺设专用管道引入厂区,成本高昂。
但紧随而来的是又一轮的质疑声,这一次剑指央企的软肋垄断。一期建成投产后,每年用煤量970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其中柴油215万吨、液化气31万吨。
上述与神华有过合作的煤制油专家如此说道。神华煤制油公司则否认了这种技术停滞的说法,我们和二战时期的工艺不同,那时的压力更高一些。
此外,在几次开车试运行中,还出现过备煤漏斗煤粉输送泄漏等问题。使用最优化的技术,耗水也不会低于5吨。我们主要是看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可行,现在主要是经济问题。至于退出的原因,陈亚飞说,沙索技术要价高、还要中国政府的承诺,并提出占一定的股份,而对于股份比例一直未能达成协议,而且使用国外的设备比国内的昂贵。还有就是土地使用,传统炼油是国土资源部门划拨的,国土资源部门有个目录,按此范围可以划拨土地,但是煤制油作为一个新品种并没有列入这个目录,所以并不给划拨,这部分的土地支出无疑使得神华煤制油成本陡增。所以,我们现在考量其经济效益有点为时过早。
不管外界评价如何,神华对煤制油的布局一直在继续。从国家的利益上来讲,多元化应该是好的,但是作为一个原来已经掌握了一些资源的企业搞多元化就会被认为触角伸得太长。
从中国神华上半年年报可以看到,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自产煤炭生产成本为149.9元/吨,煤炭销售平均价格为439.4元/吨。随着这条备受关注的煤制油直接液化生产线的商业化运营,神华煤制油来访者越来越多,近月来就相继接待了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副局长吴吟以及各路专家、媒体。
方德巍是反对煤制油的代表之一,他始终认为煤制油的技术从二战时期到现在一直是停滞的,我不赞成做煤制油,当时化工部时期就是坚决反对的,发改委放行煤制油时我也再三反映过,但是没有了后文。据悉,沙索在北京的办事处已经撤销。
神华煤制油鄂尔多斯的两条扩容线已经开始科研,300万吨的新疆黑山直接液化项目已经做完科研,另外宁东和榆林的间接液化项目还在继续推进。而且,加压的时候要一点点释放,不能突然停下来,而是从前往后有步骤地进行,仅检修前的停车就要耗时三四天,这种长达20天的检修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巨额支出。4吨煤的价格为1800元左右,而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卖出的成品油价格高达7000-8000元,最高的时候到过9000元。2008年4月29日,神华的煤制油项目开车试运行,在50%的低负荷运行状况下,不到7个小时就发生故障。
宁东项目是最为坎坷的,前后与沙索合作长达10年,但近期沙索退出,神华转而选择了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技术路线。乔宝林口中的解决方案就是CCS,但神华煤制油项目的CCS一直处于示范阶段,可加以利用的二氧化碳少之又少。
规模大直接造成了耗水量大,取水口的鱼都游不动了。据神华介绍,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对煤种的要求非常高,当初,神华做了很多试验,最后发现只有极少地方的煤品可以直接液化,比如黑龙江、神东,神华用的是神东的煤,运来后还要进行洗煤等工序。
如此细算,有多个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神华煤制油公司的利润,但采访中,一些专家认为,对于神华而言,只要处理好,还是有经济性的,毕竟当前作为项目主要原料的煤炭价格一直在暴跌,这就提高了煤制油的利润空间。对于业界猜测的数额,乔宝林坦言,投资的确达126亿元左右,而且不包括自备电厂的费用。
煤科总院北京分院副院长陈亚飞说。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就直言:赚钱不可能,投资太大,技术并不先进,污染问题至今都没能解决,或者说是无解的。但无论是能源决策层、市场人士还是媒体,大家的问题如出一辙煤制油的经济性。多部门管辖下的煤制油企业竟然找不到一家真正的上级验收单位,不得不让神华煤制油和后来者略显尴尬。
现在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作为一家成熟企业给国家缴税,经济性很好。同时,神华西北油化品销售公司在包头落地。
据乔宝林介绍,最初,煤制油直接液化的吨煤耗水量高达10吨,当前改造后的结果是7吨,最佳的状态应该可以到5-6吨。我认为CCS是个概念性的东西,不太现实。
一旦运行下来就不能轻易停车,哪怕是每年一次的检修都会对成本和利润产生影响。陈亚飞解释说,油的转化率、反应的压力、温度是衡量技术好坏的重要标准,如果场地是一样的,那么压力越低、温度越低,成本就越低,但是,降低压力和温度的技术难度也是非常大的,需要长期的研究、试验。